出生41天,父母拿刀划开了他的肚脐……
以下文章来源于儿科医生孔令凯 ,作者儿科医师孔令凯
不想错过界妈的推送?
戳上方蓝字“医学界儿科频道”关注我们
并点击右上角“···”菜单,选择“设为星标”
心疼!这是娃的肚子,不是轮胎……
编辑丨荣荣
综合整理自浙江新闻、 儿科医生孔令凯
今天,界妈看到了个新闻,一时竟不知要说些什么……
据浙江新闻报道,由于孩子肚脐外鼓,无知的父母居然找来刀片,在出生才41天的孩子肚脐上划了个小口子,说是要帮孩子放气。
结果导致小肠外流,足足有四五十厘米长。由于被卡的时间比较长,其中一段25厘长的小肠已经发黑。
面对如此无知的父母,抢救的医生们不由吓出一身冷汗。
界妈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……
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手术,孩子被送回到ICU。医生表示,现在就看孩子自己了,只要度过三五天危险期,应该就没事了。
术后照片
其实,脐疝就是疝气出现在肚脐的位置。
这个疝气其实不是气体,而是因为腹腔压力大,把肠道、腹膜、脂肪向外挤,通过肚脐这个薄弱的地方,出现在皮肤下面,如下图箭头处。
图片来自网络
1
那为啥叫疝气呢?
之前不懂呗,觉得是气体就叫疝气啦。为啥觉得是气体呢?因为有时肠道里有气体通过,摸一下脐疝的地方有咯吱咯吱的声音,感觉就是气体。现在正规的叫法就叫疝,不叫疝气了。
那为啥出现在肚脐这个地方,不出现在旁边位置呢?因为肚脐这个地方特别薄弱,一捅就开,其他地方捅不开。
新生儿断脐带后,肚脐这个地方要逐渐纤维化,逐渐和周围皮肤愈合。所以,这地方在没有愈合前是薄弱的。
另外,在婴儿期,腹直肌还没长到这个地方,导致其没有肌肉覆盖着,只有皮肤和腹膜,那是相当的薄弱啊,容易捅开哦。为啥没有肌肉,因为在妈妈肚子里时,要给脐带留个向外的开口啊。
图片编辑自 jamanetwork.com
2
那脐疝是啥表现呢?
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孩子用力时,比如哭闹、大便时,这时腹腔压力高,就会把腹腔内容物压出来,表现为肚脐处变高;等孩子平静时,腹腔压力变小了,这个地方就变平了。
比如下面的图片。如果发现宝宝有这种表现,那就是脐疝了。
图片编辑自The Newborn Book Significance
不是所有的脐疝在宝宝平静时都是平的。有些孩子,在安静时也有脐部凸起的表现,当哭闹时会凸起得更加厉害。这种脐疝,在平静时,你用手一压,能给还纳回去,一松手又会出来。
3
怎么判断脐疝的大小呢?
不是以凸起的高度算,而是以疝环的直径计算。疝环就是在宝宝平静时,用手指伸向肚脐内,向外触摸,能触摸到明显的圆形边界,其直径就是疝环的大小。
4
那出现脐疝有什么危险吗?
没啥危险,因为凸出物基本都能缩回去。
如果凸出来后缩不回去,用手也压不回去,导致肠道总是在这个地方卡着,这就是医学上说的崁顿。那可能出现肠道出血、坏死,这时孩子会非常疼,不让碰肚脐,皮肤颜色会变暗红色,也是非常危险的,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。
上图中左下、右下两幅,都是卡住了,最后一幅卡得厉害,开始出血坏死,属于非常严重了。
如果之前很容易就把凸起物按回去,这一次突然按不回去了,并且比之前还变大了,孩子在一直哭闹,那就立即去医院吧。
5
脐疝怎么处理呢?
随着孩子的长大,腹直肌会向中间生长,能把这个缺损处补齐。所以,脐疝一般都无需治疗,自己就会恢复正常。
但脐疝是否能自行恢复,不是以凸起的高低决定的,而是以疝环的大小决定的。直径小于2 cm的,大部分在4岁前能恢复正常,大于2 cm的,一般不能自行愈合。
为什么说凸起的多少不能决定是否能恢复呢?因为:
第一,脐疝虽然凸起得高,但是大部分都很容易还纳回去,不影响腹直肌向内生长;
第二,孩子们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,只要疝不是一直凸出来,通过向下的重力作用,凸起物都会向腹腔内垂,而不是一直在外面挡着腹直肌向中间生长;
第三,即使是一直凸起的脐疝,只要是软的,摸着不疼,底宽上窄,不是凸起的特别高,腹直肌都会漫过凸起物长好。但是特别高的不行,需要手术治疗,比如下图,但是具体多高也没有定论。
图片来自Umbilical hernia.BMJ best practice
另外,以下情况也需要手术治疗:
如果疝环小于2 cm,可以观察到4岁,如果还没有闭合,就手术处理;
如果疝环大于2 cm,到2岁时还这么大,手术处理;
如果出现崁顿,就是凸出来回不去,一碰孩子就疼,提示有绞窄的可能性,需要在24小时内手术。
注释:有些地方以1.5 cm为标准。
如果孩子脐疝无需手术治疗,那就不用管了,不用任何处理。
不用使用绷带绕着肚子压着脐疝处,这样做没有用;也不用使用个硬币压着肚脐处避免其凸起,这样有可能会把脐部凸起处的皮肤磨破,甚至把里面的肠道磨破,这就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了。
不治疗的可以不管,等其自行恢复就行。但是如果要治疗了,也别因为怕麻醉等不给孩子做,一定要按照孩子脐疝的情况处理,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。
最后再唠叨一下:
脐疝这件事儿,别怕!
孩子的肚子也不是轮胎,别乱“放气”!
参考文献:
[1].Care of the umbilicus and management of umbilical disorders. UPTODATE. 2018.01
[2].The Newborn Book Significance.2014.
[3].Umbilical hernia.BMJ best practice.2018.